1次投资,10年无忧!多维赋能充电生态,超聚变发布智慧能源解决方案1.0战略

分享到: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新能源产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而在以生态体系主导产业竞争格局的新时代,电动汽车充电产业的边界似乎也逐渐消解。取而代之的,即基于场景化需求的生态重构。技术突破、市场需求扩张以及产业协同,也成为了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动逻辑。

  但值得关注的是,充电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展,仍然需要破解内生增长难题。如何将充电设备所蕴含的产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在此背景下,通过构建开放、共生以及价值共享的补能生态系统,为运营企业提供多维赋能,通过资源整合驱动能级跃升,也成了新能源补能产业演进的关键路径。

  近日,在以“共建智能体时代”为主题的超聚变探索者大会2025上(以下简称大会),致力于探索 AI、算力、数据与能源深度融合与价值创造的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聚变),正式亮相了其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业务领域的全新产品矩阵。

  “在充换电行业,场景创新越来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和新机遇。以场景为载体,行业需求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彩。相应的,充换电产业创新也不会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借助新技术和新产品,实现跃迁,满足多元化应用。”会上,充换电研究院与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总裁程肇交流期间,程肇提到,受过去粗放式发展模式影响,当前存量充换电基础设施也面临规划不合理、设备质量良莠不齐、低效使用等问题。

  因此,在智能体时代,想要推动充换电基础演变为智慧能源网络的神经末梢、促进补能效率的提升,企业还需要构筑产品创新与场景融合的价值生态。

  01

  智慧能源解决方案1.0战略发布

  质上加智,共建车桩网智能体

  当前,新能源充电桩设备已然从“孤立的硬件”转化为智慧能源网络的关键节点。因此,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不仅需要突破硬件技术瓶颈,还应解决其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矛盾,实现从“设备功能创新”到“生态规则创新”的跃迁。

  大会期间,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总裁程肇提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力网,将共同组成全球最大的智能体。以数据中心为起点,凭借在高效电热管理的多年技术沉淀和场景积累,超聚变则正式推出分体式智能直流充电主机、快充终端、超充终端、液冷枪线、CDU等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产品,并构建智能+、高质量的特点优势,服务智能体时代广阔应用场景,构建出更加智能、高效与安全的能源解决方案。

  ▲超聚变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总裁程肇

  正如程肇在大会上所言:“智能体时代的到来,能源成为智能体的生存基础。数字化的高效电热管理,不仅是智能体能源要素的核心价值,更是面向可持续未来的技术杠杆。超聚变将通过生态伙伴协同,实现智能+、高质量,这不仅是我们的战略核心表现,也是我们的产业追求。”

  ▲超聚变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新品发布

  而在充电基础设施的智能化、高效化等行业发展的核心命题下,超聚变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1.0战略及新品,通过全维度覆盖技术、产品与生态,这一方案也具备着多重创新价值与现实意义。

  02

  FusionWatt系列新品亮相

  重塑充电基础设施竞争维度

  3米枪线稳态1000A

  中汽中心首席科学家王芳于大会期间提到,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速度持续加快,充电设施需同步升级以应对更高性能需求。与此同时,大规模充电对电网稳定性构成挑战,充电体验与设备可靠性亦是用户关注的焦点,这使得构建智能、高效、可靠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迫在眉睫。

  超聚变构建车桩网智能体的生态蓝图,则以“高质量”为核心理念,通过硬件创新与智能算法的深度融合,解决充电桩在效率、寿命以及安全等层面的多重行业痛点。

  超聚变此次推出的FusionWatt系列,包括720kW充电主机、800kW超充终端、250kW快充终端、液冷超充枪以及2.7/4.5 kW冷却单元。其中,液冷超充枪具备了充电大通流和热管理能力,3米枪线可稳态输出1000A(5米枪线稳态800A),短时峰值可达1200A,枪线温升可控制在31℃以内,可大幅提升单次充电效率。如配置800kW超充终端,6分钟以内即可续航480公里。此外,液冷枪头采用了1.6MPa超高压密封技术,防尘防水等级达IP68,兼顾高功率输出与设备耐用性。

  “在液冷技术层面,超聚变基于早期大量的研发投入,已经形成一系列的技术方案。技术革新之外,我们所有应用的材料,也确保其符合环保标准,满足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的要求。”交流期间,程肇称,当下迫切的问题便是行之有效的破解充电效率不足以及里程焦虑,因此,跟进技术、支撑市场需求,“把握好对智能的理解,打造出智能化、数字化的高质量产品,还将是超聚变的长期发展趋势。”

  在效率层面,超聚变的“智能功率魔方”设计,可通过模块化并柜实现功率共享。同时,通过创新拓扑,实现全功率矩阵智能动态分配,此架构不仅使单桩功率利用率提升20%以上,还可避免功率孤岛,提升场站翻台率。基于工作时长、温度波动等参数进行寿命寻优,通过AI算法优化模块调度的策略,还将降低充电模块维护频次,将其全生命周期延长20%。此外,借助整桩效率寻优模型,利用AI算法对比不同输出模式,可使系统转换效率提升0.3%。用“技术杠杆”撬动能源效率,进而,综合降低场站运营企业的长期运维成本。

  从设计到运维,超聚变FusionWatt系列方案则借助器件严选、实时监控以及主动保护策略,构建全链路安全机制,形成了全生命周期安全体系闭环保障。如进行接触器健康检测、柜体接地检测等设备健康状态实施诊断,可提前预警潜在故障,将传统被动式运维升级为主动预防模式。

  ▲超聚变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研发副总裁陈斌

  而据超聚变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研发副总裁陈斌介绍,超聚变还将紧密围绕根技术进行创新研发,在智能监测、智能运营、智能协同等方面不断提供更多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并积极打造绿色高效、系统安全、严格品控、高效运维、平滑演进、电网友好的FusionWatt系列高质量产品。

  03

  一次投资  十年无忧

  破解设备持续进化难题

  将能源技术突破与场景应用融合,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与电力网从孤立单元向协同智能体演进,推动能源流、信息流以及价值流的三维融合,也正是超聚变智慧能源解决方案1.0战略的产业价值之一。大会期间,陈斌也提出,该战略还将推动自身进化为其他智能体的能源底座。

  大会信息显示,超聚变智慧能源解决方案1.0战略,在“智能+”维度下,还将实现车桩的智能协同、车桩网的动态响应以及具备持续的生态进化能力。

  在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层面,超聚变智慧能源解决方案1.0通过智能语音提示、车型识别以及车位引导系统,可在车辆入场时自动匹配至适配充电设备,如引导超充车型至特定超充车位,减少等待时间以提升用户充电体验;此外,系统可检测终端急停误按状态,通过语音提醒车主操作恢复,降低人为操作故障率。通过“车、桩、人”三方主体交互,推动充电服务从功能型到体验型“进化”。

  对于能源互联网的智能体构建,在“智能充电桩是实现车桩网协同的关键枢纽”这一理念下,超聚变智慧能源解决方案1.0明确充电桩可动态响应电网调度,参与虚拟电厂运营。在这一模式下,充电网络成为分布式能源节点,其价值不再局限于单向供电,而是深度融入电力市场的交易体系。该方案的“新老协议兼容”设计,则确保了新旧充电设备在统一调度框架下的无缝协作,加之新老国标枪线软硬件兼容,进一步保护运营企业现有的设备投资,降低成本投入,减少新旧标准并行带来的资源浪费。

  与此同时,超聚变智慧能源解决方案1.0强调,充电网络应具备“可进化”的特性,通过持续学习优化策略,为V2G、光储充一体化等场景预留接口,帮助运营企业抓住“一次投资,十年无忧”的增值价值。

  跳脱出单品竞争维度,在技术之外,超聚变在智慧能源板块,似乎还会构建出生态位竞争护城河。

  ? ? ?

  截至目前,超聚变已在全球部署10个研发中心与6个供应中心,设立6个全球技术服务中心与7大地区部,服务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

  而凭借业界领先的能源管理核心能力,以数据中心为起点,将电管理和热管理的能力转移至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应用到新能源车充电场景,超聚变也将通过全功率共享、智能调度算法、大电流超充枪,高质量器件选型等技术特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智能+的充电网络解决方案。

  也正如程肇在交流期间提到,“共建智能体,就意味着我们将会跳脱出以往强调的传统的、割裂的技术,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打造智能体的生存底座。超聚变同样会坚守生态战略、协同产业伙伴,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不断进化。”

  超聚变此次推出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1.0,不仅仅是一次充电设备的技术升级,更是对其能源基础设施角色的全新定义。基于“共建智能体时代”的战略,打通车、桩、网的物理边界,超聚变或将为充电行业提供创新性与可行性兼具的探索样本。

  随着新一轮能源革命深入推进,超聚变的战略选择恰逢其时。

  而在未来的能源与交通图景下,坚守“本质不灭,探索不止”,超聚变或将创造出更大价值。


本文地址:http://www.xnyqccy.com/industry/1266.html

温馨提示:创业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编辑声明:新能源汽车产业网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为作者admin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1074976040@qq.com

快讯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