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安世博:解码充电模块“隐形冠军”的企业密码

分享到:

  2021年,一家名为安世博的企业悄然成立。

  这家由电力电子行业资深专家团队创立的公司,从一开始便锚定了一个看似细分却潜力巨大的赛道——新能源充换电模块市场。如今经过不到四年的发展,安世博已经成为主流桩企和运营商的充电模块供应商。根据第三方咨询机构信公百择的数据,安世博2023年开始批量出货,2024年,仅产品全面上市第二年,市占率超过6%,同比增长2.5倍,相关技术指标名列前茅,是增长最快的充电模块企业之一。

  而除了模块厂家外,安世博更愿意将自己定义为电源转换技术的践行者、创新者和引领者。安世博联合创始人尚韵思认为:“电能转换是未来社会的基础设施,我们想做的是通过这一关键枢纽型部件,从提升能源效率这一路径(另一个路径则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结构朝向绿色和可持续转型。”这一判断,催生出了安世博“高效能源,绿色未来”的使命。

  基于核心团队对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与电力电子转换的深刻理解,安世博选择了一条“极致技术路线”:聚焦直流快充模块,以碳化硅(SiC)技术为核心,重新定义行业效率标准。据悉,目前安世博几乎所有充电模块满载效率超过97%。5月8日,在2025年欧洲智慧能源展上,安世博展出的全新50kW高效风冷模块,峰值效率超过97.6%,噪音低于55dB,引起欧洲市场的高度关注。

  ▲安世博参展2025年欧洲智慧能源展

  近期,为了深入了解一下这家“隐形冠军”的底层发展逻辑,充换电研究院前往上海安世博位于江苏苏州的工厂进行了参观,并同安世博联合创始人尚韵思、业务与市场总监詹皓棋进行了深度交流。本篇文章,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充电模块新起之秀——上海安世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电能

  让人类生活更美好

  作为一家专注于高效率和高可靠电源产品的新能源企业,安世博自企业成立以来,一直聚焦高效电能转换、电能供应两大方向,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数据中心供电等领域,代表产品有满载效率实际可达97%的新能源汽车光储充解决方案、高效双向二合一车载电源解决方案、Mega Watt DC Power超大功率电源等。

  2021年,安世博成立之时刚好处于充换电产业链全面快速发展期。

  安世博联合创始人尚韵思回忆道,“我们在进入充换电行业前做了充分的调研,发现当时市场的主流仍是7kW的慢充桩,以及直流端20kW的充电模块,且基本上是用硅基,效率比较低,我们就决定在效率和噪音上进行技术攻关。”基于此,安世博创始团队认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行业定将大有所为,且直流快充需求将会随着电车的迭代升级而快速增长。

  “市场很大,发展潜力无法想象。”因此,安世博面向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行业逐渐梳理出清晰的发展路线——只专注于直流快充。

  目前,安世博在直流快充领域已推出全系列充电模块产品:30/40kW风冷系列、40kW AC/DC、60kW AC/DC、120kW AC/DC液冷系列、30kW双向V2G系列。

  而安世博于2025年欧洲智慧能源展上发布的新品--50kW高效风冷充电模块,则基于全碳化硅设计,达到97.6%的峰值效率,同时功率密度可达50W/inch³,使得它在尺寸等同于40kW模块的同时,具备更强大的输出功率。更值得一提的是,内置的VFPC功能可以降低电压波动的影响,从而稳定电网,有力减缓欧洲场站运营主的电网焦虑。

  ▲2025年欧洲智慧能源展 安世博展位现场

  但如火如荼的市场发展终究迎来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在充电模块领域,国内已经有诸多知名品牌且稳定服务了国内外诸多桩企客户,安世博又如何作为新起之秀,在竞争重围中脱颖而出?

  这也是创始团队思考的问题,“如果只专注直流快充,那安世博的优势是什么?”

  尚韵思和詹皓棋告诉充换电研究院,通过利用SiC等第三代功率半导体的低损耗优势,安世博不断提升电源模块的开关频率,逐步实现电源的小型化或者说高功率密度化,从而节省关键的磁性元件和电容性零件的体积,为客户带来高性价比的充电模块。这一技术路径,让安世博锻造出了一身征战沙场的破局盔甲。

  “我们主要考虑高防护和高效率两大方面。”目前,安世博推出的所有风冷模块都进行了全流程的生产灌胶。詹皓棋坦言,“安世博并非是一个生产灌胶模块的厂家,但却是以高防护为基础,为数不多将灌胶工艺贯彻到所有可能流程的厂家。”

  在高效率方面,安世博的新产品开发,全面采用全碳化硅设计技术;在两级拓扑架构中的前级3相PWM PFC 和后级隔离DCDC中,都采用了SiC  MOSFET 作为主开关管,在高效充电模块中,显著提升了充电模块的效率和可靠性。“目前有很多厂家表示已经使用了SiC制造高效模块,但是AC侧仍有待提高。现在安世博的新一代产品,满载效率可以达到97%,峰值可以实际达到97.5%。”

  “当然,对于一家初创企业,桩企客户在初次合作时会有一些担忧,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不合理的测试,但无论是高盐雾、高严寒、高湿气、高海拔、甚至是故意阻塞风道等等的极端场景测试,安世博都通过了。”这也让安世博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信任。在海拔4700米的阿里地区,就有安世博的充电模块正在稳定运行。

  如今,安世博已经服务业内诸多客户,并将产品出口至欧美、东南亚以及韩国等地区,并获得客户一致好评。2023年,安世博获得万帮数字能源年度联合创新奖,并于2024年成功入围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竞争力品牌。

  效率、成本与可靠性的

  “不可能三角”

  性能优、效率高、噪音低,那成本是不是随之变高呢?

  尚韵思坦言,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但对于安世博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难题。因为在安世博企业内部,一直贯彻着“不可能三角”的理念,即不牺牲质量的同时去追求极致的性价比,保证技术迭代速率、质量、成本之间的平衡。

  “我们从不堆叠成本,而是用技术优势说服客户。在不可能三角的理念下,我们追求的东西变得相对简单,就是产品力,最关键的还是效率。一旦效率提升,我们就会关注方案是否足够有规模,一旦规模扩大,成本自然会有优势。这个优势包括我们内部的功底,也包括产业链的配合。”安世博认为,局部最优解,也将是长期最优解。

  尚韵思也提到,安世博的客户多为业内头部企业,它们更看重长期运营成本与产品稳定性。“而效率提升1%,客户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可能降低数倍,节省巨大的能源运营成本。”这种对“技术价值观”的坚持,让安世博在一流市场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以充电模块的噪音为例,这也曾是安世博主要攻克的难点之一。“其实风冷模块提升效率后,自然就降低噪声了,这是一个联动反应。安世博的液冷设备噪音已经达到40dB,风冷设备达到51dB,在市场中很有优势。除了效率,模块散热也会影响运行噪音,而磁力是重要的发热源,安世博拥有专业的磁研究人员,来确保最大程度降低热量。”

  詹皓棋也直率发言:“参访过安世博工厂的客户,最终只剩价格谈判。”安世博将工厂走访作为对重要客户的开放环节,通过展示灌胶工艺、老化测试线及研发实验室,直观传递安世博对品质的追求。安世博采用了标准的MES系统管理生产流程,品质达到车规级,所有物料均可追溯。这种“透明化沟通”不仅增强了客户信心,也让安世博在B端市场积累了口碑。

  安世博

  做充换电行业的“长期主义者”

  当前的上游产业链,在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内卷冲击下,产品独特性也开始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而当“兆瓦超充”成为近期行业热议的关键词时,安世博则显得从容不迫。

  “兆瓦对我们而言并非新概念,而是技术积累的延伸。”尚韵思提到,安世博早已掌握兆瓦级电源技术,未来只需将应用场景细化至新能源汽车领域。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源于安世博对电力电子底层技术的深耕。据悉2023年安世博研发投入达70%,而截止至今,研发占比超过30%,专利数量超过50,拥有多项团体标准。

  做长期主义者,本质上还是依靠科技力量重塑产品模式、服务模式,不断突破极致。“我们把产品力定义为两个极致,一是效率,二是充分匹配终端客户的要求。在这两个极致的基础上,通过对新场景的深入理解与洞察,进行产品指标和功能特性的迭代。” 对于“兆瓦超充”这一“命题作文”,在安世博看来,除了充电模块本身的技术含量与工艺流程,写好“答卷”,还需要提升解决特定场景下客户面临问题的能力。在追求极致的效率和性能之外,为客户带来符合需求的体验与价值。

  当下,从前置需求来看,根据中国充电联盟预测数据,2025年,我国公共充电桩数量预计新增103.8万台,总保有量达461.7万台,其中公共直流快充桩占比将提升至42%以上,呈加速发展态势。相应地,2025年我国充电模块市场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车桩比优化至2:1的背景下,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因此,充电模块无疑也在“能源适配中枢”中承担关键角色。

  随着竞争发展,市场也逐渐抽离出两类模块企业:一类是偏向自产自用,例如特来电、盛弘股份、科士达等,另一类则是属于偏向供应商,例如英飞源、优优绿能、通合科技、华为、易能时代等等。如今,后起之秀安世博也已一鸣惊人之势成功进入中国充电模块TOP10供应商。

  另外,开源证券报告显示,早在2023年安世博就已进入“亿元俱乐部”,营业收入达到1.73亿元。这一年,仅仅是安世博成立的第三年。

  “我们当时决定加入充电模块行业,也正是感知到电在未来生活中的使用形态,将极大丰富。”创新立企,专注能源效率提升的安世博,也秉承着“成为世界一流的电源技术创新先锋”的理念,行走至今。

  营收强势增长的背后,也正是安世博的实力与韧性。但在这场科技秀里,我们认为,安世博的野心一定不止于此。

  ◉ ◉ ◉

  在充换电行业,安世博像一位低调的“技术苦行僧”:不追逐风口,不参与炒作,只专注于将一件事做到极致。这种文化,让其即便在激烈竞争中仍保持高速增长。

  “客户最终会发现,能坚持到最后的,一定是把产品做到无可替代的企业。”

  未来,随着新能源革命的深化,安世博的“极致哲学”或将成为中国智造突围的又一范本——用技术信仰定义行业未来。


本文地址:http://www.xnyqccy.com/industry/1287.html

温馨提示:创业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编辑声明:新能源汽车产业网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为作者admin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1074976040@qq.com

快讯

admin

热文

admin
  • 日榜
  • 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