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无故障运行”安世博拿出高性价比王牌,再发充电模块新品

分享到:

充电模块的性能表现,关乎充电效率,关乎运营成本,同时也直接决定着设备可靠性以及用户体验的上限。

在充电慢、能耗高、运维难等痛点面前,电动汽车补能行业一直在寻找最优解。对于充电设备来说,其“心脏部件”的终极选择逻辑是什么?

11月24日,2025深圳充换电展开展首日,充换电核心电源模块领先供应商安世博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G3单级拓扑系列产品,同时现场解读了产品技术与落地案例。

聚焦充电模块竞争力的本质,安世博用先进性、稳定性、可靠性与经济性,打造出了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模块产品体系。而G3单级拓扑系列充电模块不仅在能效、功率密度以及重量等方面实现突破,更在拓扑结构上作出了关键升级。

01

充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深水区

效率+可靠性仍是竞争焦点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以及“新基建”“充电桩三年倍增计划”等政策的推动,充电基础设施还将处于持续规模化建设阶段。

补能刚需的进一步放大,也暴露出充电行业的多重现实挑战。充电设施运营端的效率诉求日益迫切,大功率充电背后的能耗损失、复杂户外环境下的设备可靠性难题,以及运维成本高等问题,都对充电模块这一核心部件,提出了更高要求。

与此同时,今年10月,我国首个充电基础设施领域强制性能效国标GB 46519-2025《电动汽车供电设备 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正式发布,并于2026年11月1日起实施,其中对充电桩功率、待机功耗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也意味着,充电桩设备需要从底层技术进行升级,才能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进而,充电模块企业也将逐渐成为推动整桩效能提升、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伙伴。

▲安世博系列充电模块产品

在这一竞争环境下,能够解决行业痛点的差异化模块产品,也将成为企业突围关键,并有望在存量竞争中开辟新的增长空间。安世博于展期发布的G3单级拓扑系列,则从器件选型、热管理、运维设计等多维度进行了系统级技术重构,让产品在迭代的同时,实现效率与可靠性的双重优化。

02

同一尺寸 三档功率 

扩容不增柜 换新零调整

全新G3单级拓扑模块优势拆解

发布会期间,安世博亮相的全新一代G3单级拓扑系列产品,相较于传统双级拓扑模块,通过减少电能转换环节,从根本上降低了电能损耗。结合全碳化硅(SiC)功率器件,该模块在国标加权效率测试中达到97%(满载噪音分别为58dB、60dB、65dB),超越一级能效标准(96.5%),并在待机状态下实现“零功耗”,模块支持150-1000VDC超宽电压输出,能够做到海拔4000米以下不降功率运行,且适应户外高温、高湿、多尘等复杂环境;

在功率密度方面,G3系列达到90瓦/立方英寸,刷新了行业纪录,同时模块重量也显著降低,60kW模块仅15kg,比传统两级架构轻7kg以上。此外,安世博G3系列的三档功率模块(40kW、50kW、60kW)采用统一尺寸设计,支持“扩容不增柜,换新零调整”。

通过技术突破,安世博G3系列产品也带来了显著的落地价值。对运营商而言,更高的转换效率意味着更低的度电成本,进而有效优化场站全生命周期成本;对用户而言,效率提升也将直接转化为充电速度的加快,配合宽电压150-1000VDC的全域覆盖,可适配从乘用车到商用车的各类车型,大幅提升补能便利性。

同时,单级拓扑结构简化了产品内部设计,减少了核心元器件的使用,在提升可靠性的同时,实现了产品小型化与轻量化,为充电桩集成设计提供了更大灵活性。

值得关注的是,安世博G3系列还推出了专为重卡场景设计的66.7kW大功率模块。在600-1000V电压范围内,该新品可实现满载输出,同时,使用这一型号,仅需6个模块即可组成400kW充电桩,相较传统8个50kW或10个40KW的方案,能够大幅减少模块数量与相关硬件成本。这一设计,也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让充电桩企业在不改变整桩结构的前提下,以最小的硬件更换成本,实现系统化与体验升级。

03

“百天运行零故障”

全场景验证

打造充电模块的落地价值

技术创新的同时,充电模块无疑也需响应行业对可靠性的核心诉求。

安世博落地案例显示,其G3系列模块产品已在常州、漳州、广州等多地充电场站投入使用,涵盖分体桩、一体桩以及重卡换电站等场景,持续稳定运行超100天,且零故障反馈。同时,实验室测试层面,G3系列单级拓扑40kW模块在高温满负荷工况下,同样实现模块100天无异常运行。

▲常州某场站的480kW分体桩搭载该系列模块,服务于私家车、网约车及小货车的日常充电需求。

▲漳州某物流园的320kW一体式桩,专门适配重卡换电场景的高强度使用。

▲广州某科技园区的480kW分体桩,为流动车、网约车及小型厢式货车提供稳定充电支持。

多场景验证,也让G3系列模块产品的可靠性,获得实地与实验室的双重背书。其覆盖全工况场景的表现,不仅完美契合新国标的测试要求,也将助力桩企伙伴快速通过认证、拿到一级能效资质,满足国标对待机功耗的管控要求。

从市场应用角度,想要实现灵活适配,安世博全新G3单级拓扑系列模块产品,也从客户使用场景出发,通过最小更换成本,给客户带来极致体验:

在公共快充站,运营商可以根据实际负载,灵活配置40kW、50kW或60kW模块,减少投资成本;在超充站,则可使用60kW充电模块,实现更高的充电功率,缩短用户充电时间,同时由于模块体积不变,也将降低站点建设成本;在重卡充电站,依托60kW模块的高功率密度和高效能,可以满足大功率电池的快速充电需求,减少充电等待时间,提高运营效率。

04

从隐形冠军到显性标杆

坚持技术长期主义

让充电模块成为“确定性生产力”

作为国内最早将全碳化硅器件应用于充电模块全线产品的企业之一,安世博不仅在电能转换领域打造了“技术护城河”,在市场策略以及客户赋能层面,展示出清晰的战略定力。

▲安世博模块产品累计出货量超28万台

“当前,一级拓扑虽然会让控制难度大幅上升,但电能转换的级数更少,能显著提升转换效率,完全契合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因此,安世博在第二代两级架构的基础上,果断将第三代技术升级为单级架构;同时在单级架构技术中,继续沿用全SiC功率器件的设计思路,让单级架构的高效率优势得到最大化发挥。”

拒绝“参数竞争”,在产品策略层面,安世博也提及将持续推广G3系列产品,延续模块尺寸统一、接口兼容的设计思路,减少客户设备升级、批量部署时的适配成本,呼应政策 “降本增效、加速普及” 的核心目标。

此外,安世博也明确表示,“不以初始价格作为竞争手段”,而是通过为客户提供模块化替换+定制化方案的双重支持,帮助桩企达成一级能效认证、提升整桩功率,缩短升级周期、降低改造成本。“安世博始终认为,充电模块产品要为用户带来‘更低电损、更小体积、更佳散热、更轻重量’的四重价值,让客户的每一分投入,真正转化为长期收益。”

这种“全生命周期价值”理念,或许正是其对行业低价乱象的有力回应。

◉ ◉ ◉

充电模块的技术更迭,不仅是产品性能的提升,更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在这场效率革命中,补能行业需要向更高效、更可靠,更经济的方向发展,产业链参与者也需要拥有降本增效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对于安世博而言,其竞争力,来自于对底层技术的持续突破,也来自于对产业伙伴真实需求的深度理解。

但技术革新永无止境,在充电设施成为新型能源体系关键节点的当下,还需要更多企业,以效率为矛、以可靠性为盾,用扎实的产品力和清晰的战略视野,推动这场变革。

效能时代下,新一轮变革,或许正是从一颗小小的充电模块开始。


本文地址:http://www.xnyqccy.com/industry/1510.html

温馨提示:创业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编辑声明:新能源汽车产业网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为作者admin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1074976040@qq.com

快讯

admin

热文

admin
  • 日榜
  • 周榜